50年後中國人造太陽或用于人類
来源: 日期:2015-11-20 14:19:21
据 万元熙介绍,“人造太阳”制造的是核聚变能,它是模仿太阳的原理,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能量。1952年世界第一颗氢弹爆炸之 后,人类制造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但那只是不可控制的瞬间爆炸。“人造太阳”试验装置实际上就是在磁容器中对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所发生的核聚变反应进行控 制。
“這項研究是國家大力支持的重大科研項目。”同時兼任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項目總經理的萬元熙說。中國投資2億元人民幣,自主研制成功目前世界上能讓等離子體運行時間最長的核聚變實驗裝置,並把它命名爲“EAST”。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後,萬元熙感到非常振奮。他說開發新型清潔能源的任務十分緊迫,中共中央的決策十分正確。
萬元熙說,與傳統的化石能源相比,核聚變能具有清潔和易采集的特點。每一升水中約含有30毫克氘,通過聚變反應産生的能量相當于300升汽油的熱能。地球上僅海水中就含有45萬億噸氘,足夠人類使用上百億年,比太陽的壽命還要長。
萬元熙說,由于核聚變能耗資巨大,技術難度超高,世界各國必須攜手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已正式加入由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和印度等組成的國際合作項目,共同開發核聚變能反應堆。這一項目耗資100億美元,中國將投入價值40億元人民幣的自行研制的設備。
“能源對整個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最重要。”萬元熙代表說,“中國政府正在全面考慮能源問題。如果各國都給予充分支持,未來30年到50年將可能建成民用電站。”